03月28日訊 一場起源于貴州鄉臺盤村內的籃球賽“村BA”在全網爆火,當地籃球文化深入到男女老少,場下座無虛席!
“村BA”球隊激烈的比賽吸引了周邊各個村的人前來觀看,村民們架梯子、站房頂、爬圍墻,還有球迷驅車幾百公里去目睹精彩的決賽。
臺盤村位于黔東南州大山深處,2022年夏天,充滿鄉土氣息的籃球比賽搖身一變“村BA”,在全網火出了圈。在這個不到1200人的村子里,村民愛穿球衣,路邊放著籃球,即便沒有比賽,晚上的籃球場也十分熱鬧,即使沒穿球鞋,也不影響小朋友、阿姨們運球、投籃。籃球不僅是村民共同的愛好,還是當地的傳統。
“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每年“六月六吃新節”,臺盤村村民為預祝糧食豐收,會在農忙過后舉辦各種活動,籃球賽便是其中最熱鬧的一項。“從天亮打到天黑,又從天黑打到天亮”的天亮文化也由此而來。歷經80余年的時光、跨越三代人的熱愛,臺盤村的籃球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沉浸式感受“村BA”
今年3月26日晚,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進行了總決賽,21時左右,臺盤村上空開始持續降雨,但球員們依舊打得激烈,萬人觀眾無人離席。沒人能阻擋臺盤村對籃球的熱情,哪怕大雨也不行。觀眾們一邊拿起手邊的臉盆等物品遮擋避雨,一邊繼續緊盯場上比賽。
球員同樣熱情不減,他們用毛巾墊在鞋底防滑,甚至還出現了“漂移”動作。
出于安全因素考慮,原定隨后進行黔東南隊和遵義隊之間的冠軍爭奪戰延期至第二天下午14時舉辦。而在季軍爭奪戰中,銅仁隊以57-50戰勝了畢節市。
27日下午,因降雨延期一天的總決賽冠軍爭奪戰,火熱開打。工作日的比賽現場,熱度不減,依舊是人山人海。決賽中,東道主黔東南州隊68-65擊敗遵義市隊,獲得冠軍。
除了精彩的賽事,在比賽間隙進行的,如反排木鼓舞等極具當地特色的苗族歌舞表演也讓觀眾眼前一亮,被戲稱為“蹦苗迪”。上萬名觀眾一起激情參與獨具當地苗族風格的特色“苗迪”,共同為參賽隊伍加油鼓勁,更有苗族歌王獻唱。大家不約而同地點亮手機,和場內的演員們一起互動。
冠軍獎品竟然是......
同樣,比賽獎品也相當接地氣,“村”味十足。決賽后的頒獎典禮上,遍地跑的“三穗麻鴨”、臺江鯉魚吻香米、臺江鱘魚等當地特產均出現在獎品清單當中。
亞軍獲得了臺江鱘魚、木龍舟↓
季軍獲得了麻鴨、繡片等↓
相關負責人介紹,苗族銀帽是當地特色,為民間非遺技藝傳承人手工制作,采取鏤、刻、錘、纏等基本制銀技藝,上面有蝶、牛、鳥、魚等圖案和花紋,重達1000克左右。
“獎品比較符合美麗鄉村主題,也是民族文化與體育的結合,想通過比賽,宣傳大美貴州。”
“村BA”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臺盤村所在的臺江縣脫貧摘帽,出村10分鐘就能上高速,20多分鐘就能坐上高鐵,還覆蓋了5G網絡。去年夏天,198支球隊參賽“村BA”,現場首次增加了無人機航拍的全新視角,讓大山里的籃球賽徹底火了。
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因為“村BA”成為網絡焦點,成功吸引無數人前來打卡,帶動了村里的服務經濟,讓臺盤村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臺盤村的村民們參與集體事務的熱情高漲,很多年輕人也回到家鄉,從事體育和旅游事業。就在一周前,村里開辦了第一家由村集體入股的“村BA”的線下體驗店。比賽第一天,吉祥物玩偶、籃球、隊服等特色文創產品,就售出了5000多元。
為了讓“村BA”更有吸引力,也讓鄉村更有活力,臺盤村對籃球場及周邊進行了提質升級,依然堅持不收門票。還在周邊開設了停車場,設置了小吃街等。
駐村第一書記張德說,“要保留‘村BA’的鄉土味道,守住、用好這個品牌,還要發展好產業,讓村民有穩定的收入,打造籃球文化小鎮。”
當地文旅也有了新路子。張德表示,鄉里打算把臺盤村的籃球文化、陽芳村的五彩油菜以及空寨村的鱘魚養殖串聯,加快打造文體新地標、旅游新名片。
除了“村BA”,在黔東南地區,不管哪里組織籃球比賽,都會有16歲以下的少年組比賽,有女子組比賽,還有扎根在村組的比賽。
正是這些比賽,讓更多人愛上籃球,也讓這個項目在鄉村生活中代代發展。臺盤村的成功,看似偶然,卻也必然。各地也可舉一反三,挖掘本地特色產品、文化、習俗等,創辦特色產業,提升鄉村生活品質,豐富鄉村文化建設。
\相關直播
相關錄像
相關集錦
相關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