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新月
說起“雙十一”,全國購物狂歡節是所有中青年人都知道的。只需等待當天11: 00購物模式開始,清空購物車,反復刷新購物記錄,完全可以用“瘋狂”二字來形容!這個節日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購物習慣,引起了全網的關注。
2009年,淘寶商城首次在雙11推出購物活動,通過超高折扣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訂單。當日首個“雙11”銷售額達5200萬,參與商戶27家。2010年“雙11”銷售額飆升至9.36億元,參與商戶達711家。前兩次“雙十一”可以說給電商帶來了甜頭,更像是給原本平靜的快遞市場打了興奮劑。結果事情失控了。
從2020年開始,天貓雙11購物節將升級為“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分為11月1日至3日和11月11日兩個時段。今年的“雙十一”延續狂歡季,10月20日準時“開播”。有兩個銷售期,第一個是11月1日到3日,第二個是11月11日。但是消費者不會通過延長促銷期來購買。
如果戰線拉得太長,雙十一的氣氛就會減弱。不管投放多少廣告,如果分配到這么長的時間線,都不會有什么宏大的感覺。除此之外,雙11之后還有很多購物節,比如雙12,618。據網友不完全統計,全年有40多個電商購物節,活動數量令人麻木。這些大大小小的節日,勢必會分散雙11的客流。
加強監管。
電商行業的興起讓很多人看到了機會和利潤,于是紛紛加入進來。雖然會解決一些人的就業問題,但偏遠地區的產品賣不出去,但也不能通過互聯網銷售。然而,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如此繁榮,商家魚龍混雜,不顧一切地追求利益,不正當競爭經常發生。
商家為了達到細分領域的頂端,經常刷訂單、空包,這不僅違法,也破壞了行業的合法銷售。2021年,全國共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3128起,不少商家因此受到處罰。
這是針對商家的,對平臺違規的整改更為嚴厲。比如一些平臺搞壟斷。2021年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處以182.28億元的行政處罰,力度相當大。原因是阿里的電商平臺實行非此即彼的市場壟斷,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
"height: auto;">同時,國家不斷加強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此前給予互聯網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正在慢慢減少。比如阿里2020財年和2021財年的有效稅率分別為12%和18%,提高了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從2021年開始,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八項措施中就包括“減稅”,這意味著互聯網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國家的支持。
那么,在這樣的監管下,無論是強監管、規范發展還是優惠政策的改變,各大電商公司中沒有人會輕易“冒死”去嘗試政策的深度,一些行業巨頭甚至需要避前沿,更不用說帶頭唱反調了。
直播帶貨的興起
每年雙十一都有不同的玩法,比如津貼、定金、尾款、優惠券、折扣券和紅包雨等。,這就需要深入研究,了解各種優惠券的轉換方式和使用方法。大家花了時間和精力了解規則后,突然驚訝地發現總的來說沒有折扣。這么復雜的方式,足以勸退大量客戶,讓大量人失去興趣。
與傳統的頁面展示相比,電商直播可以更詳細、具體、生動地介紹產品的細節,消費者也可以實時參與互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購物方式。數據顯示,2020年雙十一期間(11月1日至11月11日中午12點),淘寶直播28個直播間的成交額已突破1億,直播電商成為眾多消費者的主要購物方式之一。
Fastdata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直播商品交易量突破萬億元。可以說,隨著直播的興起,每天都成了有折扣的“購物節”。消費者為什么要等待“雙11”降價促銷?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粘性消費者已經固定,不感興趣的消費者即使再打廣告也不會下單;比如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的錢包還是比較空的,只有少量的錢可以用來“狂歡消費”,還有“崇尚消費”和“崇尚經濟”。而且,隨著淘寶平臺宣傳力度的下降,大部分人接觸不到太多的宣傳信息,對產品也不了解,更別說購買了。
總的來說,如今的“雙十一”已經變質,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消費態度理性,更加注重商品本身的品質。2021年,雙11不僅要承受類似國家政策帶來的各種壓力,還要面臨消費者“不想再消費”的窘境。如果不突破,傳統電商雙十一真的很難再創造更多的輝煌。
相關直播
暫無相關直播
相關錄像
暫無相關錄像
相關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