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禾亮。如果你對文章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或者點贊一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和有趣的內容,期待與大家見面。)
隨著今年乒超聯賽在威海的結束,郭萍正式進入備戰休斯頓世錦賽的調整訓練階段。然而,昨天,方博、周瑜、延安在同一天宣布退出國家隊,沖進熱搜。除了祝福,大家還是覺得遺憾。
三人都不到30歲。他們為什么選擇退出國家隊?要知道馬龍和許昕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前不久還代表郭萍參加了奧運會。其實這種情況無論如何都是不可避免的,中生代玩家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壓縮。
在傳統體育的某個時期,會出現一個成績突出的領軍人物,他的存在自然會擠壓同齡運動員的發展機會。以國玉為例。在dnn十幾年的高峰期,同一時期很多運動員的人氣都下降了。就連后輩陳龍和史都是不同年齡的球員。對于郭萍來說,就更特殊了,因為郭萍的絕對實力在隊內很有競爭力,一個運動員統治十幾年幾乎是不可能的。
運動員的職業周期一般以奧運會為界,大部分國乒運動員在一兩屆奧運會上保持巔峰狀態。回過頭來看,郭萍歷史上的領軍人物大概都遵循了這個規律。因此,一屆奧運會與核心主力年齡差小于4歲的運動員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與核心主力的競爭在同一個奧運周期處于劣勢。當核心球員被替換后,他們將面臨下一組運動員的競爭。
以郭萍的現狀為例。奧運代表隊是馬龍、許昕、樊振東,方博等人是中生代成員。現在要重點培養以王、梁靜坤為代表的90后。當然對于中生代玩家來說,是沒有機會的。一般來說,郭萍會選擇在比賽中給球員打單打的機會。如果他們能表現出色,還是有機會進入一線隊的。
比如2011年,張繼科憑借黑馬奪得世乒賽冠軍,直接擠進倫敦奧運會參賽名單,完成了自己400多天的大滿貫壯舉。然而,隨著ITTF不斷減少各種協會的參與者人數,非主要參與者被反擊的機會越來越小。方博在2015年世乒賽上擊敗了許昕和張繼科,但在決賽中輸給了馬龍,獲得了亞軍,這已經是這群中生代選手在比賽中的最好成績。
對于方博、周瑜和延安來說,他們自己的競技狀態也不差。在沒有太多機會的情況下,留在國家隊沒有太大意義。給年輕人留下更多成長的空間,是他們對國家隊最后的貢獻。無論如何,他們為世界乒乓球已經奮斗了十多年。雖然他們已經離開了國家隊,但他們的運動員生涯還沒有結束。我希望未來的旅程是光明的。
相關直播
暫無相關直播
相關錄像
相關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