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來說說我在本書吸收到的一些知識吧。
林球立應該是歷史最強華裔球員了,古力特說當年林球立是阿賈克斯和荷蘭國家隊的絕對核心。
薩基的戰術原本也是很功利執迷防守的,古力特認為1988年米蘭對陣科莫的比賽改變了薩基的戰術思想,米蘭球員塔索蒂在第19分鐘就被罰下了,但最終米蘭在少一人的情況下,竟然5-0戰勝對手,自此薩基意識到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古力特對當年阿賈克斯的兩名前鋒維姆-基夫特和約翰-博斯曼有著很高的評價,他認為這兩名前鋒極其全面,在中鋒位置上能夠強勢頭球破門,也能依靠腳下技術和隊友做配合,就算放到現代足球他倆也能逆足踢邊鋒。
古力特說自己剛踢球時從來不戴護腿板,直到1990年8月規則才開始要求球員需要戴護腿板。
古力特認為詹蒂萊是唯一可以一對一防守馬拉多納的后衛。
在左邊前衛位置上,曾效力皇馬的西班牙球員拉斐爾-戈迪略(Rafael Gordillo)、蘇格蘭球員戴維-庫珀(Davie Cooper)、法國球員何塞-圖雷(Jose Toure)和胡安-洛薩諾(Juan lozano)這四名球員古力特極為欣賞的。
克里斯-瓦德爾是一名左腳右邊鋒球員,當年在馬賽隊主教練戈薩爾斯讓瓦德爾踢內切型邊鋒,足足領先了國際足壇25年。
古力特稱當今足壇風格最像馬克-修斯的球員是伊布。范巴斯滕脾氣火爆,是地地道道的自我主義者,有著極強的破門欲望,甚至隊友破門他都會被激發斗志(最后這句話會讓你想到誰)。
德羅巴剛來英超的時候經常夸張倒地騙犯規,但后來他適應了英超的尺度。
荷蘭國歌里歌詞有“德意志之血”和“西班牙之王”,這讓古力特很無語,所以他過去常常假唱。
荷蘭隊在1988年奪得歐錦賽冠軍,1990年世界杯這批球員正值巔峰,但他們卻踢得很糟糕,主要是因為技術總監米歇爾斯炒掉了主帥克魯伊夫,并且米歇爾斯管的太多了,每天都混在球員隊伍中,搞得隊內不少大牌看到他都好煩,再加上因為前兩年拿到了歐錦賽冠軍,有一些球員內心都膨脹自大了。
書里古力特還對比了馬拉多納和梅西,他認為馬拉多納那個時候裁判對球員的保護非常薄弱,現在的足球無論是規則上還是電視轉播技術、社交媒體輿論,都會讓進攻球員更為受到保護,所以馬拉多納那個時代進攻球員要更難。
古力特還提到,馬拉多納對隊友要求也非常高,經常在場上會對隊友大吼大叫,甚至有一次在替補席還對隊友破口大罵。筆者認為這一點和伊布挺像的,他們都積極鞭策隊友提升能力和比賽專注度。
這本書中,古力特一直在批評現在荷蘭國內的青訓系統,說他們只會踢433,太過重視控球導致組織進攻太慢,缺乏縱深的傳球。小球員太看重傳球和站位,缺乏當年街頭足球式的一對一能力,再則是荷蘭國內很多球場都是人工草皮,必須要澆很多水,球都上面跟火箭一樣飛出去。最后是荷蘭國內聯賽,一些年輕球員剛冒出頭,還是半成品就被豪門引進,最終荒廢了職業生涯。古力特說從來沒見過哪個荷蘭年輕球員加盟英超球隊就立即打上主力的。
最后,我想批評一下本書的譯者,他的表現不及格。本書出現了兩處明顯的事實錯誤,第一處是說馬拉多納因傷缺席了1990年世界杯決賽,第二處是說勞德魯普兄弟幫助丹麥奪得了1992年歐錦賽冠軍。
我開始以為是古力特自己記錯了,但想想確實不太可能,就算他記錯了,歐洲的編輯也是很懂球的。于是,我找到了原文電子版,古力特在書中沒有寫錯,而是這本書的翻譯弄錯了。
總的來說,這本書還是有很高的內容的價值的,有意思的料很多,讓我感受到了古力特經歷的足球時代,他的內心所感,以及他對比賽方方面面的理解。
無論你是普通球迷還是足球教練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是荷蘭、AC米蘭、切爾西球迷的話那就更應該好好看下這本書了。
相關直播
暫無相關直播
相關錄像
相關集錦
相關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