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川文匯隊的足球童話,是草根足球的勝利,而鼓勵發展“全民足球”,也是足協杯這樣的賽事的重要目的。
▲11月17日,2022足協杯第二輪,北京國安VS涇川文匯,涇川文匯隊員點球獲勝后慶祝。圖/IC photo
文 | 張豐
11月17日,在2022中國足協杯第二輪的比賽中,來自甘肅縣城的涇川文匯通過點球大戰淘汰了老牌豪門球隊北京國安,引起廣大球迷的關注。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看這場比賽,只是單純被比賽結果震驚了。實際上,在歐洲賽場上,比如西班牙國王杯或者英格蘭聯賽杯、足總杯,豪門球隊在一場定勝負的比賽中輸給丙級隊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一方面,豪門球隊要幾線作戰,重點放在聯賽冠軍的爭奪上,在類似“足協杯”這樣的比賽中可能有所保留;另一方面,這種實力懸殊的比賽,豪門球隊很有可能輕敵,一旦比賽不順,又容易急躁,最后拖到點球大戰,就“一切都有可能”了。
但是,涇川文匯隊確實創造了奇跡,這一點毫無疑問。
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人們得以了解這支球隊背后的情況:球隊由高中生、外賣員、體育老師組成,有一些是職業球隊淘汰的球員,更多是當地“踢野球”的。
“文匯”這個贊助商其實是當地一家文具店,贊助費用是5000元。一些和錢有關的信息,讓這一足球童話更加動人。比如,球員工資每個月只有3000元,平常也沒有什么運動營養的概念,不過是找一個廚師給大家隨便做飯。
人們喜歡這樣的細節對比,和長久以來對中國足球投入頗多但效果不佳的指責有關。但是,如果因為這樣的對比,就得出一個“反對職業化”的結論,或者認為球員都應該向涇川文匯那樣,這樣的看法就走進了誤區。
涇川文匯值得稱贊,球員快樂、投入、拼搏、吃苦的精神,也值得大家學習。但是,足球還是應該堅持職業化,大家不應該期待“所有球員都拿3000元”,而更應該期待,讓涇川文匯隊日子過得更好,讓中國出現更多的“涇川文匯”。
11月18日,中國足協在官網刊文指出,這場冷門將作為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載入足協杯“全民足球”的史冊,持續地激勵草根球隊勇于挑戰、勇于堅持。
涇川文匯隊的足球童話,是草根足球的勝利,而鼓勵發展“全民足球”,也是足協杯這樣的賽事的重要目的。和聯賽不同,足協杯的參賽資格要寬泛得多,為業余球隊和草根球隊提供更多登上舞臺的機會。
涇川文匯的故事,也有著草根足球不容易的一面。他們本來就是純野球踢著玩,但為了參賽,不得不注冊成立一個球隊,而一筆幾千塊錢的注冊費用,對他們來說都是不菲的開支。在涇川這個全國貧困縣,確實也沒有有實力的企業來贊助他們。
他們了不起的是,盡管經濟上非常困難,但仍然努力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往前推進了一步。注冊球隊,參加正式比賽,而且在足協杯上淘汰了一支豪門球隊,足以讓他們自豪一輩子。
這里面,真正有價值的問題是:中國縣城那么多,如果每個縣都能像涇川這樣,有這樣一支球隊,中國足球會有多么美好的未來啊。
假如中國每個縣城,都有一個球隊,還擁有自己像樣的主場,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球場上實現自己的足球夢。這也是“全民足球”的愿景。因此,在我們贊嘆“涇川文匯”奇跡時,也再一次看到“中國足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撰稿 / 張豐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吳興發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精彩觀點
相關直播
相關錄像
相關集錦
相關短視頻